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4-30 17:10
来源:本站
“如果不是海安市慈善总会和五虎村慈善工作站对我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救助,我永远不可能站在这三尺讲台为学生上课。”海安市李堡中学高中语文老师马月琴曾经写给海安市慈善总会的感谢信这样说道。谈及这一慈善成果,海安市滨海新区五虎村党总支书记、慈善工作站站长蔡小勤说:“坚持党建引领,10年慈善结出硕果,努力终没白费。看到一个个村民生活质量有所改变,我们别提有多开心。”
创新募捐机制 汇聚爱心暖流
“咱们五虎村5组在外创业的企业家徐晓勇又为慈善工作站捐了5万元!”2023年元旦的慈善募捐大会上,村民们围着电子公示屏热烈讨论。五虎村慈善工作站独创“线上+线下”双轨募捐模式,开发“五虎慈善通”小程序,实现“指尖捐赠”24小时不打烊。针对不同群体设计特色募捐项目,面向普通村民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倡导每人捐出一天收入;面向在外乡贤建立“云端捐赠”平台,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也能参与家乡建设。“每年的中秋佳节,我们把在外创业的五虎能人请来召开茶话会,汇报村里的工作,用党建引领慈善,让流动党员为村慈善工作站提供真金白银。”在外创业的江苏苏中集团扬州分公司经理申承山自村慈善工作站创立至今10年,每年捐款1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向周边的滩河村、角斜村慈善工作站捐款总额超过10万元,每年出资给慈善工作站慰问因病致贫的村民。“有村党总支的正确领导,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村里的慈善工作。”申承山说。
在五虎村,慈善捐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不仅仅在“5.12海安慈善日”这天,而且在每个月的25日,村民通过慈善工作群进行捐款。今年慈善捐款还没有开始,4月28日,五虎村3组低收入农户沈志银就到村捐款100元。“过去村民一直帮我,我也出把力,帮帮他们一把。”老沈说。这几年,五虎村在外能人捐款超过20万元,村民更是自觉捐款。10年来,工作站募捐总额达到 620000 元,村民参与率从82%提升至99%,真正实现了“全民慈善”。
精准救助施策 织密民生保障网
翻开五虎村慈善工作站《精准救助工作台账》,每户困难家庭的情况都详细记录在册。通过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低保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实施分类管理。2020年9月,五虎村12组杨礼铭确诊恶性淋巴瘤,五虎村慈善工作站启动应急救助程序,及时召开民主评议会议,确定此后村级每年都给予1000元救助金。“我每年不仅拿到这笔救助金,村慈善工作站领导还帮助我申请海安市医疗局大病补助,缓解了生活困难。”小杨感激的说。
马月琴的父亲马国林老实巴交,母亲汤桂兰是智力残疾,加上还有两个智障的叔叔,常年小病不断,一家人靠种地为生,是脱贫攻坚时期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一直是五虎村关注照顾的家庭。2017年高考,马月琴以高于本科一线22分的成绩被南通大学定向师范录取。面对昂贵的生活费,五虎村向市慈善总会及时申报“情暖学子”助学项目,很快得到批准。从2017年起,马月琴连续4年得到“情暖学子”项目救助,每年4000元救助金使她在大学的生活费得到基本解决。“有了慈善总会4年的救助,加上五虎村组织的关爱活动,成了我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支撑,让我顺利读完4年大学。”马月琴说。2021年马月琴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安市李堡中学,担任高二班语文老师和两个班班主任,成为该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规范管理体系 筑牢慈善生命线
在五虎村慈善工作站财务室的保险柜里,存放着14本装订整齐的收支凭证。“我们实行双签制度,每笔支出必须经工作站站长、村监会主任共同签字。”工作站李慧兰介绍。为规范慈善工作站管理,五虎村慈善工作站还聘请老干部、村民代表组成慈善议事组,及时摸排全村救助对象,定期对救助人员进行回访。规范的管理赢得群众信任,工作站连续三年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慈善工作是民政工作的补充,彰显了党委、政府对村民的关爱,近10年的慈善实践,让边缘贫困人员生活变得好起来,农村也稳定了,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生动注脚。”获得2024年度海安市先进慈善工作站的负责人蔡小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