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退出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总会动态
    • 市县动态
    • 法律法规
    • 工作总结
    • 网站公告
    • 慈善资讯
    • 项目动态
    • 慈善杂志
  • 慈善项目

    • 助老
    • 助医
    • 助困
    • 扶贫
    • 助学
    • 非定向统筹项目
  • 慈善基金

  • 信息披露

    • 收支明细
    • 年度财务报告
    • 捐赠收支明细
  • 关于我们

    • 组织介绍
    • 机构章程
    • 领导机构
    • 内部制度
    • 机构资质
    • 联系我们
  • 爱心榜单

→ 新闻中心

  • 总会动态
  • 市县动态
  • 法律法规
  • 工作总结
  • 网站公告
  • 慈善资讯
  • 项目动态
  • 慈善杂志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 慈善一日捐

    已筹款:¥693501.53
  • 扬子晚报希诺阳光助学行动

    已筹款:¥5168860.96

武进区深入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丨以善为笔 绘就校园成长新画卷

分享到-微信×

2025-09-26 16:18

来源:本站

“咦,这里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公园?”

“是呀,我们一起去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吧!”

秋风送爽,新学期伊始,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花园小学的学生们重返校园后惊喜地发现,学校多了一处新天地——慈善小公园。

W1.png

步入公园,青石板铺就的慈善步道蜿蜒其间。学生们穿越爱心长廊,了解中国慈善发展脉络;在“典中寻善”翻翻乐前诵读《论语》中的“仁者爱人”;在“爱心拾级”台阶上触摸“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温暖寄语;在向日葵花海中感受武进的向善力量……“慈善不是遥不可及的,就藏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可以是捐赠一本书籍,可以是对身边人的一句暖心问候,也可以是一起陪伴照顾社区老人。”参观完慈善小公园后,学生施若桐收获颇丰。

以慈助教,以善兴学。2012年起,中华慈善总会发起“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以向中小学生赠阅《慈善读本》为基本载体,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为主要方式,弘扬慈善精神,推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去年,区慈善总会联合区教育局实施“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以花园小学为试点,慈善小公园便是该项目的首个实体化阵地。

“小公园于今年暑假顺利竣工,现已成为学校的网红打卡点。”花园小学副校长杨小清介绍,这座由闲置土地改造的慈善小公园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以慈善步道为“轴”,爱心广场为“心”,从“何以为善”的起点出发,沿着知善、悟善、寻善的文化脉络,探索“溯源善史”“花开武进”“童心有翼”等11个各具特色的展区,带领师生穿越慈善历史长廊,感受慈善温度。

创办于1956年的花园小学,始终秉承“上善·审美”的办学理念,将慈善文化融入校园肌理。上善楼、知善楼、行善楼、斋善楼、成善楼,楼楼向善;慈善文化长廊、慈善书吧、慈善讲堂等设施也已形成体系。

“我们坚持以‘善’育人,努力打造‘从善如流’的行政团队、‘与人为善’的教师团队和‘知善乐善’的学生团队。”杨小清表示,学校已连续10余年开展“168”爱生行动、“广结同心,玉兰花开”党员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和“慈善一日捐”活动。“我们还连续举办三届‘爱心义卖节’,学生亲自售卖在上善农场上收获的农作物,筹得的善款存入学校爱心基金中,为有困难的同学排忧解难。”杨小清说,学校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们接触慈善、了解慈善、参与慈善。

课程建设也是慈善文化扎根校园的关键。学校将《慈善读本》的教学纳入综合实践和班队活动课程中,同时创新性地将慈善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从《论语》《孟子》《朱子家训》等中华经典中摘选与慈善有关的诗文,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

花园小学的有效探索是武进区“慈善文化进校园”的生动缩影。“我们鼓励各镇(街道)以花园小学为标杆,选定一小学、一初中,围绕读一本慈善读本、讲一个慈善故事、懂一点慈善知识、学一项慈善本领、做一件慈善好事、评一批慈善好少年‘六个一’,做好沉浸式慈善文化环境建设。”区慈善总会会长张建新表示,接下来,将走进更多学校,建设慈善主题空间,将慈善教育与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开发更多体验式、实践性的慈善教育项目,让慈善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Copyright 2004-2019江苏省慈善总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牯岭路28号

备案:苏ICP备18009139号

电话:025-86634343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