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7-08 17:27
来源:本站
以丝为笔,以釉为彩,当非遗技艺遇上公益暖流,会绽放怎样的温柔光芒?6月29日,在昆山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信之愿” 2025年第六期(总第18期)微公益活动在昆山市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温馨开展。本次活动以“丝缕传情,信爱同行”为主题,社工、志愿者们和听障艺人一起用非遗技艺——景泰蓝掐丝工艺,编织一段关于传承、融合与希望的温暖故事。
知识科普·看见文化的光
昆山市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自2019年8月常态化开展景泰蓝掐丝工艺助残公益培训以来,吸引了大批特殊人群前来了解学习。创始人蒋文芳说:“经过刻苦学习,现在许多学员已经能够独立创作了。馆内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我们的听障学员自己设计并手工制作的。”
主讲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昆山市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概况及活动意义,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景泰蓝掐丝画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制作工艺以及现代运用。
当投影仪播放着非遗传承人指尖翻飞的画面,每一道掐丝、点蓝的工序,都藏着匠人对美的执着,让观众屏息凝神,仿佛时光在釉彩间凝固。
沉浸体验·做一天非遗小匠人
活动中最动人的,当属实操环节。在听障老师专业而细致的示范操作之后,孩子们手持镊子,全神贯注,沿着勾勒的线条,小心翼翼地进行掐丝、注胶、调沙、上沙,每一步都倾注着专注与期待。
听障老师与志愿者们全程温柔陪伴,细心指导鼓励,这一刻,慈善的意义有了具象的温度。
当一件件充满童真的作品完成时,大家忍不住举起手机拍照 —— 这不仅是完美的工艺品,更是是孩子与非遗、与爱相遇的珍贵印记。
当技艺成为纽带,当善意化作桥梁,我们本就是彼此生命里最美的风景。
当金丝缠绕成花,当釉彩凝固成景
这场活动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手工体验
它让我们触摸到非遗的脉络
让特殊群体的才华被看见
更让“公益”二字化作可感知的温暖
信之愿将始终秉持慈善初心
持续开展更多公益活动
以微光汇聚星河
照亮特殊群体前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