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3-13 17:41
来源:本站
烟花三月,春意盎然,恰逢“学雷锋月”,彭城大地爱心涌动。3月6日至7日,徐州市启航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组织25位残障人士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春游之旅。其中12人为一、二级重度残障人士,21人需依靠轮椅或代步车出行。在20余名志愿者的全程护航下,这群特殊的游客先后游览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扬州瘦西湖及东关街,用脚步丈量春光,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
公益搭桥:六年深耕拓宽生命边界
徐州市启航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由爱心人士高明权、刘莹与二级肢体残障人士李建军共同发起。早在2019年,在徐州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李建军注册成立了“乐之旅慈善义工服务队”,以“带残友走出家门看世界”为初心,累计帮助千余名重度残障人士实现旅游梦。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平均年龄逾60岁,他们分工协作装卸轮椅、提供一对一帮扶,在“学雷锋月”以躬身实践传承助人为乐的精神。15岁的重度残障少年娄轩赫在奶奶陪同下首次远行,激动表示:“外面的世界比我想象的更美!”
慈善赋能:以行动传递城市温度
六年来,徐州市启航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已经帮1000多名重度残疾人圆了“旅游梦”,足迹遍布全国20余省市的60多个景区,从邳州银杏大道到沛县汉城公园,从残疾人联欢会到无障碍环境调研,持续为残障群体拓宽生活边界。67岁的李建军感慨:“出游对普通人或许是小事,但对残友而言,每一次出发都是打开心扉的钥匙。”作为重要支持方,徐州市慈善总会不仅为团队提供注册与资源对接平台,更通过义工力量深度参与服务。市慈善总会义工总队队长徐百鸿表示:“在‘学雷锋月’组织这样的活动意义非凡,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的机会,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接纳,增强了融入社会的信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更丰富、更贴心的志愿服务,共同推动徐州慈善事业发展,让爱与温暖在彭城大地传递。”
此次春游活动创下徐州公益出游中重度残障人数之最,也成为残健融合的生动实践。三月春风里,志愿者们的紫色马甲与残友们的笑脸交相辉映,书写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温暖篇章。随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残障群体的“出行难”正逐步转化为“幸福游”,见证着城市温度与文明的提升。未来,启航助残计划深化与慈善总会的合作,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倡导及技能培训,助力更多残友拥抱生活的无限可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25年3月4日至5日期间,甘霖助学组织多支志愿团队分赴贾汪、沛县、铜山三地,开展“甘霖助学圆梦行动”,为困境儿童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徐州市慈善总会义工总队队长徐百鸿表示:“慈善行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希望通过点滴善举,为孩子们点亮前行的灯,让爱的力量在彭城大地生生不息。”
贾汪耿集站:以双手托起希望
3月4日清晨,甘霖助学耿集区域负责人王俊强带领志愿者走进刘同学、曹同学和李同学家中。这些孩子的家庭因监护人残疾而举步维艰,志愿者们不仅送上鸡蛋、衣物等物资,更用行动诠释关怀。他们俯身清扫积尘、整理床铺,甚至手把手教孩子们叠衣收纳。窗明几净的房间内,书桌前辅导功课的身影与稚嫩的读书声交织,让寒冬的萧瑟化作融融暖意。“以前总怕同学来家里玩,现在房间干净了,我也敢邀请朋友了。”刘同学的笑容让志愿者们倍感欣慰。
沛县栖山镇:跨界联动传递大爱
次日正值学雷锋纪念日,甘霖助学与徐州下水道四班携手奔赴沛县栖山镇鲍楼村。在困境儿童陈同学家中,志愿者们与家长促膝长谈,将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搬进屋内。转至学校时,徐州下水道四班代表将500元助学金交到陈同学手中,并鼓励她以知识改写命运。“你们像阳光一样照进我家。”陈同学的母亲含泪感慨。这支以疏通城市脉络闻名的团队,用公益行动再次证明:真正的奉献不分岗位,爱心终将汇成江河。
铜山何桥站:长效护航点亮未来
同一日,铜山何桥站负责人王春艳与团队探访了患病儿童祝同学和张同学。面对单亲父亲的无助与凌乱的居所,志愿者们迅速分工:整理床铺、收纳衣物、清理厨房,并为孩子开辟出整洁的学习角。得知祝同学因长期服药身体虚弱,团队详细记录用药需求,并承诺持续跟进治疗。王春艳将24小时联系卡交到家长手中:“我们就是你们的家人。”据悉,该站已启动“1+1+N”帮扶机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困境儿童提供体检、学业辅导等精准服务,构建“成长共同体”。
慈善之光汇聚彭城
徐州市慈善总会作为活动支持方,全程协调资源,强化公益行动可持续性。徐百鸿队长在总结中强调:“困境儿童的成长需要持续性关怀。我们呼吁更多企业和个人加入‘甘霖’行列,市慈善总会全力支持甘霖助学圆梦行动,让每一份善心都能化作滋养生命的雨露。”
活动落幕,余温未散。志愿者离去时,张同学在感谢信中写道:“你们带来的不仅是整洁的房间,更是照亮生活的光。”这束光,正从雷锋精神的火种中迸发,经由无数双手传递,终将绘就彭城大地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