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6-25 17:30
来源:本站
慈善,是照亮他人前行的一盏明灯,是温暖他人心灵的一团火焰。从偶然踏入公益之门,到如今坚定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在这条充满爱与奉献的道路上,我一走就是12年,每一步都镌刻着初心与坚守。
初心如磐,点亮志愿之光
我叫杜琳琳,1981年出生,在成长的岁月里,我目睹过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2013年,社区组织了一场义卖助学活动,我带着4岁的儿子一起参加,摊位上摆满了家里闲置的玩具、书籍。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我既欣慰又感动。活动结束时,我们一共募捐到4000多元,这笔钱全部捐给了困境儿童。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也让我更加坚定要做孩子的榜样。
就在这场义卖活动上,我结识了彭城580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张振刚队长。他说:“接受帮助的这些孩子有大多家庭困难,给他们一点关注,就能收获他们的灿烂。”说着,他拿出照片,是义工队帮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场景。
张队长眼中的热忱,瞬间点燃了我,我毅然加入到彭城580志愿者服务中心,后来又加入了徐州市鼓楼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徐州市总工会职工志愿者服务队。这些年,我参与、组织了几百场公益活动,凭借长期坚守与突出贡献,被授予“十星级义工”称号。
扎根“彭城驿站”的日子里,为过往市民游客答疑指路、提供帮助,成了我生活的日常。以驿站为依托,我和团队发起“爱心图书室”“解忧助困,情系社区”等公益项目。
记得为乡村小学筹建图书室时,我们四处奔波筹集书籍、联系运输,看着孩子们捧着崭新图书时眼里闪烁的光芒,我知道一切努力都值得。每当有人问我坚持的动力,我总会想起第一次穿上志愿者马甲时的那份悸动,志愿精神早已融入血脉。我愿做一颗火种,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到困境儿童家中辅导作业)
情系社区,甘当群众贴心人
志愿服务不仅在大项目里,更藏在社区的烟火日常中。
我主动承担起社区几位高龄退伍老人的关爱服务,定期上门探望。家住鼓楼区牌楼街道雅园社区的李土绕老先生,今年99岁高龄,他曾参加多次战斗,全身上下多处负伤,弹片至今留在体内。晚年丧子的他,和老伴相依为命,第一次见到他们时,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沧桑,让我心疼不已。
从那以后,打扫卫生、代买生活用品成了我的分内事。每逢八一建军节和九九重阳节,我都会组织志愿者和少先队员去慰问。听老英雄讲述战场上的故事,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我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两位老人常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多亏有你。”这份信任与依赖,成了我坚持下去的强大动力。
(到社区老人家中探望)
守护希望,做温暖的港湾
作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项目的负责人,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童童(化名)9岁时与我结对,每个周末,我都会去陪伴他,带他吃喜欢的零食,买想要的玩具,看电影、逛公园,还为他联系教育资源补习功课。得知他热爱篮球,我四处联系培训机构,如今,看着这个曾经内向的男孩成长为阳光开朗的高二学生,我满心欣慰。
(困境儿童拿到录取通知书,和其爷爷合影)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文文(化名),因父母重病导致家庭困难。我每个月都会带着学习用品、衣物去看望她。了解到她喜欢舞蹈,我就联系志愿者中的舞蹈老师,在向阳花舍儿童友好社区为她和其他孩子开设免费舞蹈课。看着曾经内向的文婷变得自信大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我更加坚信,我们的关爱能为困境儿童照亮前行的路。
12年的志愿服务时光,我收获了诸多荣誉,但最珍贵的,是服务对象的笑容、群众的认可和内心的充实。未来,我将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爱与温暖书写更多动人的篇章。